慈雲閣創建於1967年,依山而建,
一所私人德教寺院. 旨在普揚道佛兩教精神,設壇崇奉「三清」鴻鈞老祖、觀音、宋禪祖師及張老伯等諸位福神。慈雲閣是德教的山門。德教是中國古代的宗教,初以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為其道德準則與信仰教化的標準.
閣內供奉不少香港較為少見的神明. 例如招利聖君, 鴻鈞老祖. 在「古國神廊」中擺放了大家都熟識的四十多尊真人大小的神像. 如黃大仙,財神,牛頭馬面等.
閣內設神像區、頌經堂、園林式花園,供善信參拜及遊人參觀。整體建築設計富有中華傳統之美,並擺有諸神的神像雕塑和浮雕壁畫.
警世壁畫, 亭臺樓閣. 拾級而上還有一大露天平臺可飽覽山下及東九龍的美景.
閣內有一「地藏府」, 在迴廊中展示了十八層地獄的場景, 是香港除虎豹別墅之外少有的警世浮雕景觀.可透過一系列精細的雕塑,看到十八層地獄內的刑罰如腰斬、剝皮、烙刑、勾脷筋等,藉以警惕遊客留意自己在現世中的言行。
觀世音菩薩傳共216幅嵌瓷畫, 是用中國傳統特種工藝陶瓷鑲嵌而成.
十八層地獄組合塑像及四大金剛塑像是採用中國傳統福建脫胎漆工藝製成.
鐵拐李, 宋大峯, 宋禪, 黃大仙等四位仙師傳記各32幅(132幅)紅木原色木雕畫.
慈雲閣前身為供奉招利張老伯的寺廟,初期設壇於新界青山。因香火日盛,本閣善信得老伯乩示,在慈雲山沙田坳地段今址建廟奉祀。
原址前身為招利伯廟,根據「招利張老伯史略」碑記所載,招利伯姓張,名老蓀,字招利,曾隨岳飛征戰,後岳飛被秦檜所害,逃難到南方潮州府落籍,曾向天許願以身保鄉里,死後歷次顯靈並得封為城隍,並立有「招利祠」祀奉
慈雲閣正門, 疫症期間出入要從旁边車路進入
鴻鈞老祖
二十四孝圖
二十四孝圖
二十四孝圖
招利聖君
奇石共賞
福德正神
文昌帝君
露天平臺可飽覽山下及東九龍的美景
觀世音菩薩傳
十八層地獄之第一層, 先過奈何橋
十八層地獄的第十八層
肖猛獸的假石山
地址 : 九龍慈雲山慈雲山道150號(慈雲山北巴士總站旁)
前往方法. 巴士. 2F , 3C , 3M , 15A , 302 , N23. 小巴. 19M , 37M , 65 , 73.
場內不設訪客車位. 註:隔離慈雲山北巴士總站上層便是收費停車場.
清明節、重陽節及盂蘭法會期間人流比較多, 可平日前往.
開放時間 : 每天08:30-17:00
免費進場
[ 歡迎按此繼續觀看各欄目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