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脷洲水月宮於清朝同治五年(1866年)由當地居民所建。建廟超過150年歷史.
廟內仍存有清朝光緒十七年(一八九一年)所懸掛的「水月宮」牌匾及重修碑記,
為兩進一間式設計,中央部份設有一個天井,天井建有亭蓋。
水月宮又稱觀音廟, 觀音廟亦稱「蓮花宮」或「水月宮」,因觀音相傳坐在蓮花上修道;而「水」與「月」不單具有清靜及脫離塵俗之意,也比喻世事變幻無常,如幻非真。
觀音是慈悲象徵,既有身披白衣、手持楊柳、淨瓶或魚籃,亦有千手千眼等法相。觀音為救渡眾生的大菩薩,相傳曾立誓渡眾生,透過慈悲心聆聽眾生苦難和祈求,每當眾生身受苦難,發聲發意求救,頌念觀音聖號,便可獲得救助。正因「觀其音聲,皆得解脫」,所以名為「觀世音菩薩」。
據民間習俗,年中有四次觀音誕,分別是農曆的二月、六月、九月和十一月的十九日;依次為觀音的降生日、成道日、飛昇日及入海成為水神之日。
除供奉觀音外,該廟亦供奉包括關帝、天后、濟公及黃大仙。
鴨脷洲水月宮已被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地址 : 鴨脷洲大街181號
開放時間 : 08:00-17:00
如何前往 : 90號巴士/小巴27,29, 最方便是坐地鐵(南港島線)利東站A1出口左轉前行至風之塔公園,鴨脷洲水月宮便在公園內
鴨脷洲風之塔公園入口
清朝光緒十七年(1891年)所懸掛的牌匾
鴨脷洲水月宮
💓南海水月園塘畔
半郊區遊, 一個景點可遊二個古廟,二個公園和一個海峽避風塘.遊倦了可到附近利東邨或海怡半島逛一逛. 行程景點有鴨脷洲水月宮, 鴨脷洲洪聖古廟, 鴨脷洲風之塔公園, 鴨脷洲海濱長廊, 鴨脷洲公園, 香港仔西避風塘.
鴨脷洲水月宮位處於鴨脷洲風之塔公園內. 公園佔地2.62公頃。臨香港仔西避風塘.除設有「風之塔」觀景台及展覽廊外,公園還有1個可容納300名觀眾的多用途廣場、1個高架觀景台,及多個讓遊人欣賞香港仔避風塘風景的休憩處。風之塔公園觀景台外望香港仔和傳統舢舨風貌、風之塔、展覽廊內的造船業歷史圖片、水月宮及龍舟展覽和歷史等(鴨脷洲)
沿鴨脷洲海濱長廊前行, 一邊行一邊欣賞香港仔西避風塘, 大大小小的漁船和遊艇, 還有碼頭街渡,傳統舢舨或離島限定街渡往返香港仔和在鴨脷洲. 途經過寵物公園, 鴨脷洲市政大廈, 行約十來分鐘便到另一公園-鴨脷洲公園. 便見到另一間古廟”鴨脷洲洪聖古廟”此廟乃是有二百多年的法定古蹟廟宇.
鴨脷洲洪聖古廟建於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 主祀海神「洪聖」, 居民認為洪聖為「南海之神」被封為南海洪聖廣利王, 鴨脷洲洪聖古廟除了主祀海神「洪聖」,其他供奉的神祇包括關帝、太歲、文昌及觀音等。
鴨脷洲風之塔公園多用途廣場
鴨脷洲風之塔公園
日晷儀
鴨脷洲海濱長廊
街渡往返香港仔和鴨脷洲
觀光舢舨
公園內雕塑
公園內雕塑
公園內鴨脷洲洪聖古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