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一個移民城市.
南來北往, 東西交流, 人才匯聚, 是塊福地.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蹟.
可憐無定漢家奴,猶是春閨夢裏人!
香港在明朝時盛產及出口香木。香木屬於莞香,又名女兒香. 據說因為是運送香料的港口,盛產和出口香木,因此稱為「香港」.
香港,作為中國南端海濱一個重要的海港城市,有著特殊的社會經歷和文化特質。無論在古代和近現代都處在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區人口的交匯點.
它是中華文化值得驕傲的部分。香港的地理位置從遠古時期開始,就決定了它與中國大陸不可分割的歷史關係。
香港地區位處南陲,距中原頗遠,本難於治理;但因其地歷代盛產珠、鹽,故設巡檢司以治民,以都提舉司主理採珠事;加以中土人士的南遷,該區遂逐漸發展,港人的先輩大部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從中國內地遷徙而來.
中原的戰爭動盪, 香港地處中國大陸最南端,相對安定,引發不少人南遷, 包括戰敗及戰爭受害者. 較大規模的遷移約從宋代開始.
人類在香港居住,大約已有7,000年歷史。
公元前1500年左右夏朝、商朝時期,古越族人開始從廣東移居香港。
香港是東亞古代海上走廊的中段,有著深遠的古代人口流動和文化交流的歷史痕跡.
公元前1500年左右夏朝、商朝時期,古越族人開始從廣東移居香港。春秋戰國時期,香港屬於百越族的範圍,其為完全不同於中原部族之南方部族,種類多,善於捕獵、駕船,以鳥形風神作圖騰,不斷南遷,經常由香港出發揚帆遠航.
古代香港原住民是以捕魚, 製鹽,以及耕田種菜為生.採珠都有不少人.
後來發展起來的還有種香業. “莞香”一種產自密香樹的香料. 是製作多種香製品的重要原料, 是供神、上貢的佳品.
香港在秦代已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唐733年設屯門軍鎮.「屯門」是最早出現在中國古籍中的香港地名,宋朝出版的國家正史《新唐書.地理志》亦有記載。韓愈(768-824)在《贈別元十八協律六首》詩之六中稱:「屯門雖雲高,亦映波濤沒」. 唐代詩人劉禹錫在《踏浪歌》中寫道:「屯門積日無回飆,滄波不歸成踏潮。」
香港地理位置獨特, 在中國大陸南端, 於入粵孔道, 阿拉伯人及大食人之東來,必經屯門之地才能抵達廣州. 屯門之對外交通日漸重要, 故唐代時, 於開元二十四年(736年)設屯門軍鎮(軍區), 以兵駐守.
南北朝(420-589 年)劉宋時代天竺僧”杯渡禪師”曾到屯門當時稱普渡寺修道, 在青山的大山岩居住, 名為「杯渡山」,其門徒在岩前築一茅屋名「杯渡庵」,後稱「青山古寺」, 現稱「青山禪院」
六朝時, 因香港地區盛產珍珠, 故南漢間於大埔海一帶設媚川都,派兵駐守,並招募專戶採珠.
宋初年以沿海盛產海鹽,遂置官富場,派官專責煮鹽事務,並以摧鋒軍防駐,嚴禁私鹽販賣.
到了唐宋時期,廣東地區的嶺南文化格局已經形成。中國人口和政治重心從宋、元、明開始,內地遷移來香港地區的人口漸次增加,現在部分香港原住民就是這段歷史時期遷來的。
香港原居民
首先了解原居民與原住民
原住民:
是指某地區最初定居的族群,如臺灣島, 在17世紀漢人移民臺灣之前,臺灣原住民族已有數十個語言及生活方式不同之族群生活, 在臺灣的活動已有大約8,000年之久.
香港原住民是從唐宋時期已經有部族, 族群在此生活, 包括有百越族, 古越族人更是從商朝時期開始從廣東移居香港.
(古越部族眾多,故謂之為“百越”)百越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織部分.
原居民 :
源自外來者(多為入侵者與統治者)對本地人(或族群)的稱謂,原意指當地居民.
香港原居民 , 1941年英國佔領香港, 當時香港人口7,450人(包括2,000名船民). 統治者為方便統治. 劃分識別分化, 分出”新界原居民”.
當時統治者港英政府立法訂出-在香港只有在新界才會有原居民,九龍原來的13個鄉村和香港島上居住的農民﹑漁民,不能算是原居民。早在英國人來港以前在香港水域捕魚的漁民,由於沒有土地,也不能視作原居民。新界原居民有時亦會稱為香港原居民。
香港作為一個地區,應該包括港島、九龍半島和新界三個部分.
這裡指的新界原居民, 指於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即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區)當時或之前在各鄉村定居者.“新界原居民”一詞是從這時誕生. 事實是遠古時期香港已有居民. 在大部分香港原居民眼中,這個“新界原居民”就是個特殊群體. 可是這個”特殊群體身分”沒有賜給同是屬於1898年6月9日在北京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界限街以北至九龍山脈以南的原居民. 這是由於殖民地政府與鄉議局互動之下的結果。
新界原居民身分跟丁屋世襲特權政策密不可分.
“新界原居民”所代表的是財產權益.
所謂財產權益,往往連帶的是政治特權,財產權益本身就是一種政治特權。財產權益跟政治特權其實不可分割,這由於原居民享有的政治特權,能爲他們帶來特別豐厚的財產利益。
宋朝之前的香港的確較多人以海謀生,從事漁業、養蠔、採珍珠、曬鹽等海洋產業,但宋朝後大量北方居民向南遷徙,這些原本從事農業的新移民來到香港後,佔據最肥沃的土地務農為生,包括新界五大氏族,「所以古代香港最發達的地方是元朗平原,以及不同河流的平原,即是上水粉嶺」。山高皇帝遠,官府對香港土地制度管束不嚴,這些最先到香港的移民就佔領土地,成為地主,租地給遲來的移民.
新界的原居民,其實只是圈地競賽和宗族建構的贏家。他們既抗拒現代化的規劃,又樂於賺取因都市化而提升的產值。自新市鎮開發以來,原居民地主囤積土地、又炒賣換地權益書,如今已是整個香港的特權階層。
在開埠之前,新界大族曾據有香港大部份的土地,但各海灣卻往滿無法置產的海洋族群。這些海洋族群才是香港真正的原住民,只是他們被中華世界的主流排擠,淪為自己家鄉中的異鄉人。
曬鹽業是香港第一產業,可能大家略有所聞,觀塘舊稱「官塘」,曾是官府的鹽田,但鹽場的規模原來不止於觀塘,據歷史學家的說法,鹽場的範圍,是由尖沙嘴到觀塘, 差不多等於今天整個九龍.
香港在英國佔領前住有三類中國人, 即本地、客家及蜑家組成, 當時新界土地的大部份擁有者爲本地人, 蜑家這類水上人, 則因水上生活, 在從前中國重視土地的文化下,以及後來英國殖民者眼中沒有管治考慮上的價值之下,他們一直生活於社會最底層。舉例來說,直至回歸後,“新界原居民”所享有的丁權,即原居民每生一個兒子,則可申請起一間丁屋,這個合法特權便沒有蜑家人的份兒。
當時生活在香港的有四大族羣,是莞寶(東莞寶安)人,客家人,蜑家人和福佬(又稱鶴佬)人;前二者以務農為生;後二者則以捕魚航運為活,早期的香港均以漁農業為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香港開埠初期是一個漁港,每兩個香港居民就有一個是漁民「浮家泛宅」。由此推斷,居住喺沿海嘅蜑家人、福佬人等海洋族群先係開埠先驅,喺香港早期發展中擔當重要角色。
所謂「浮家泛宅」就是蜑家,是指在艇上生活的漁民,由於他們很多時要出海捕魚,所以一家大小全都住在艇上,以海為伴,而當中又以香港仔最興盛。
香港-英國殖民地時期
香港被英國殖民式統治了前後共經歷156年. 其間被日本統治了三年零八個月(1941年未至1945)
1839年(道光十九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清廷敗績.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簽訂《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給英國.
1841年1月26日,英國海軍在水坑口登陸升旗,香港正式成為英國屬土
1841年4月5日,維多利亞女皇頒佈《英皇制誥》,宣佈設置「香港殖民地」
1860年(咸豐十年),訂立《北京條約》,正式割讓九龍半島予英國。
1898年6月9日在北京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中方同意把九龍界限街以北直至深圳河的新界地域,以及235個島嶼租借予英國,為期99年。1898年英強行租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龍半島北部大片土地及附近島嶼。
1997年7月1日英國歸還香港統治權給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開埠初期,港島人口只分佈於西營盤到灣仔一帶, 英國殖民地政府稱為維多利亞城.
將此劃分為「四環九約」,「四環」指西環、上環、中環和下環(即今之灣仔). 而四環再細分為九個地區稱為「九約」.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香港重光, 大批已遷移的居民又陸續從內地遷回香港, 糧食供應不能滿足需求, 特別是大米. 當時港英政府成立「政府穀米批發處」,憑「配米證」向市民配米,每人每五天配米五斤,每斤售價5角。市民要向指定舖頭按人頭配給購買糧食,包括米油茶糖等生活必需品,憑購物證(配米證)購買. 政府實施配給米糧制度前後持續8年10個月,至1954年8月撤銷。
英人管治模式主要為「華洋分治」,實行種族隔離政策,經濟等多方面對華人加諸掣肘,劃分「歐人商業居住區」,限制華人活動範圍於上環、西營盤一帶的「太平山區」,將整個華人社區拒於香港的主要政治經濟活動中心外.
中環除了是政治和經濟的心臟地帶,亦是外國人聚居的地方.亦是當時的所謂”高級華人”聚居地.
上環是華人聚居地方,大部分是靠體力勞動的低下層, 人口稠密, 環境惡劣.當時華人有病不去看西醫,變相出現了很多問題,發生了所謂義祠的事件. 催生了東華醫院(1870年)的誕生。廣福義祠和東華醫院等早期成立的廟宇和機構替當地貧困華人解決衛生及生前死後的種種問題.
東華不單是一間贈醫施藥的醫院,還為窮人施棺殮葬、遣送流落異鄉的華人回鄉、拯救被販賣或拐帶的婦女,以及將先人遺體運回家鄉,儼如中國傳統的善堂。服務範圍亦不限於本地,還伸展至海內外。
另一同是在於中上環的文武廟曾是一組集合宗教、議事、仲裁和教育於一身的建築群
廟宇在華人社區成為重要的場所。上環最早出現的廟宇並非荷李活道的文武廟(1847年),而是已消失的城隍廟(1843年)。緊接文武廟落成的有廣福義祠(1851年),其後它催生了東華醫院(1870年)的誕生。
2017年統計香港人口約有739萬人,大部分為華裔且祖籍廣東者居多, 外籍人士約佔人口總數的8%.
當中有一部分人士以暫居心態遷移到香港,即使於香港成立地區性聯誼會或商會仍以「旅港」二字作為標示,香港共有逾55萬人持外國護照。華人以外的種族,以印尼人及菲律賓人,其次為歐洲人及印度人。也有不少於英治時期由印度、巴基斯坦及尼泊爾被英國徵召及招募到香港出任警員及軍人(如踞喀兵). 退役後選擇留港生活連家人亦有不少人數.
2022香港人口為733萬人,顯示香港人口自2019年底的顛峰(752萬人)持續下跌了三年
香港移民潮
1661-1685年遷海令
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
清朝政府為打壓明朝遺臣鄭成功在台灣的明鄭王朝, 斷絕沿海居民對其接濟,清朝發出遷界令又名遷海令, 下令東南沿海民眾(包括香港)向內陸地區遷移30里,並在界外拆毀民居、築墩豎柵、重兵嚴守,不准居住、耕種、捕魚,凡越界者立斬. 沿海居民忽遭播遷、顛沛流離. 直至清康熙八年正月(1669年2-3月)原被迫遷的香港居民可以回鄉復業,惟海禁令持續,船隻不可下洋. 直至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軍平定台灣後則頒佈命令要求百姓遷回. 但由於遷海令施行了二十多年,部分居民離開香港地區已久,有早在外地定居生活,也有些於遷徙中途死去,所以遷回香港的居民人數不多。
1851年太平天國起義,人口由33,000多人,增至1865年的12萬多人
1945年香港重光後,有人口約160萬
1950年代,大批人士湧入香港,造成人口膨脹
1951年中英封鎖邊界開始,共出現四次大規模的偷渡,
第一次是1957年前後,實行人民公社化期間;
第二次是1961年開始,至三年大饑荒後1962年.
第三次是1972年.及1979年
五、六、七十年代共爆發了三次逃港大潮,迫於生存,上百萬內地人冒著生命危險,進入梧桐山,途徑沙頭角翻過邊防鐵絲網逃往香港;或從蛇口偷渡深圳灣,從 羅芳村偷渡深圳河,進入香港。 無數人葬身山崖或大海。 廣州人把從水路偷渡逃港稱作“督卒”,借用下象棋術語,取其“有去無回”之義。
多次大規模逃港潮中,逃港者人數就達256萬人
大量人口逃港的原因,是為了擺脫貧窮和飢餓。亦因初期政局未穩、經濟活動疲弱、民生凋敝;再加上政治運動四起,大躍進運動導致嚴重的三年困難時期,田地顆粒無收.
逃港者以最臨近香港的廣東人為多數, 其次為福建及隣近地區.
四川重慶, 江浙(包括上海人),山東和河南比較多用合法途徑.
偷渡來港者不少又經香港移居東南亞或偷渡到歐美國家.
與香港暴動有關的移民潮 : 雙十暴動、六七暴動
1956年10月10日(雙十暴動), 國共兩黨的衝突後來蔓延到香港。右派工會策動大規模搗亂多家香港親共人士(左派)機構,事件導致300人死傷,即「雙十暴動」,港督葛量洪派遣軍警搜捕示威者才告平息。台灣情報人員從此被禁止進入香港。
1967年(六七暴動)香港於一場勞資糾紛而演化成六七暴動。源於1967年5月,位於九龍的新蒲崗塑膠花廠,罷工工人與防爆警察正面衝突,「五月風暴」爆發。
由於受國內「文化大革命」影響下, 大批揮動毛語錄及叫喊口號之暴徒上街遊行. 受到言論煽動及誤解了民族主義. 取而代之是恐怖主義及放炸彈活動。親中共的左派介入工潮活動,把文革的舞台搬到香港,街頭被親共人士放滿大量炸彈,部分寫上「同胞勿近」的真假土製炸彈,使香港全城陷入一片恐慌之中,當時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經濟一片蕭條。而支持動亂之富商,即所謂「紅色肥貓」,則將子女送往他們極鄙之英美兩國讀大學.
香港殖民地政府意識到要改善民生,才可緩和社會矛盾。推行多項措施, 推出廉價出租公屋政策, 使低下階層逐漸由山邊寮屋搬至公屋,改善生活環境. 推行「九年免費強迫教育」, 成立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打擊政府內嚴重的貪污問題。
1975年大量越南人逃難到香港,約20萬人
1980年代中英談判期間到
1984年簽訂《中英聯合聲明》後.
1989年六四事件後. 1989年6月4日北京天安門發生鎮壓學生事件. 香港絕大部分人反對鎮壓,除了逾百萬人大遊行外,更曾罷工、罷市、罷課一日,其後更引發新一浪香港移民潮。香港新機場核心計劃便是當時提出.
2019年反修例運動及2020年全國人大通過《港區國安法》後;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數據,香港移民高峰期是1989年六四事件後的五年,即1990至1994年共有約30萬人移民外地,為香港重光以來最大規模,導致香港不少人才及資本外流,對香港人口結構造成重大影響。
香港每每在有什麼重大事件, 例如什麼運動或暴動, 都有大批港人移民外國. 可在香港重光後(1945年)的移民潮不是因為有什麼暴動發生, 而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香港重光後,香港經濟開始向工商業轉型.農業式微. “新界原居民”當時可享有「英國及殖民地公民」身分, 繼而向港英當局申請入籍, 並循(CUKC)身份獲賦予的權利移民英國,直至1960年英國政府訂立《1962年大英國協入境法令》收緊殖民地公民前赴英國定居.
而那些沒有“新界原居民”身分的港人, 透過擔任遠洋船員工作,並以跳船上岸方式移民到荷蘭、中南美洲和美國等地區。
香港經濟發展的幾個時期:
(1)轉口貿易:1861-1950。
(2)工業起飛:1950-1970。禁運影響,自身發展。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改革開放前,東南亞與中國內地的貿易全部停止,香港逐漸由貿易港口轉型成工商製造業城市,其後成為東亞首屈一指、與新加坡並駕齊驅的國際金融中心。
1949年前:除造船、碼頭、貨倉外,初期有香煙、肥皂、 背心、汽水、啤酒及食品加工,
稍後有紡織、膠鞋、手電 筒及搪瓷、五金用品;
1949年後:除建築外,主要有紡織、製衣、塑膠、玩具、 電子、鐘錶等製造業。
(3) 產業多元化時期: 1971-1985。 面對國際市場貿易保護主義這不利形勢,
香港發揮市場調節機能, 推行多元化, 令經濟結構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4) 金融中心:1970至今。
香港的黃金市場是全球第三大黃金市場
香港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融資及資產管理中心
香港金融業是全球主要銀行中心之一
香港外匯市場的成交額在世界排名第六。 2017年底特區外匯存底資產4,314億美元。
海神龍王廟
香港人享有宗教信仰自由, 世界各大宗教在香港幾乎都有人信奉。香港人信奉不同的宗教。 佛教、道教、孔教、基督教、天主教、回教、印度教、錫克教和猶太教,都擁有不少信徒. 華人主要信仰佛教、道教。 香港寺廟共有360多間,其中有一千五百年歷史的香港「三大古刹」,平日香火鼎盛的香港「四大廟宇」.
天主教全港共有52 個堂區,包括40 間教堂、. 31 間小教堂和26 間禮堂。
基督教會堂達450間,大小宗派逾70個
伊斯蘭教徒 日常前往禱告的清真寺主要有五座
靈渡寺為香港最早的寺廟,相傳巳有一千六百年歷史,香港佛教的發源地。創建於東晉末年(約公元420年) 位於香港元朗廈村西南靈渡山(圓頭山).
千年古剎靈渡寺 南北朝時,高僧杯渡禪師 ,曾駐錫於此 隋代曾經改稱為〔 靈渡道場〕,至唐代大事修築,改名〔大雲寺〕,宋朝時改名為「碧霞宮」,元朝時又改作「白雲觀」,至明代重復改回靈渡寺. 根據“高僧傳”的記載,杯度禪師有神異奇力, 常乘大木杯渡河, 故稱杯度禪師.
因戰禍或民生不穩而逃離走難來港者不獨是中國大陸,隣近東南亞,甚或遠至非洲大陸都有.1975年單是一艘貨船在南中國海乘船逃難沉沒而救起的越南難民便有4,600名, 全部接運來港.
香港政府全部接收, 闢西貢石崗三個兵營安置. 此後陸續有大批越南船民逃港.香港政府曾製作宣傳聲帶, 以越南語勸喻船民不要偷渡來港,否則會即時遣返越南。「北漏洞拉」便是當時經常聽到的廣播. 註:”不漏洞拉”是越南話「從今以後」的音譯
至2000年香港最後一個難民營結束時, 香港共接收20萬名船民.
香港背靠中國大陸,介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海域,為東西半球及南北交通的交匯點。地理位置優越,又擁有四通八達的優良海港和航空港,是世界諸多海上和空中交通路線的必經之地。
香港是一個移民城市, 有不顧生死拼命都要偷渡來香港的, 也有不滿足香港生活而舉家離港往外國居住的. 香港人移民外國的熱門地主要有加拿大, 單是90年代初,一年接收20多萬移民.1980年代中至1990年代末的香港移民人士超過一半選擇移民到加拿大,而其他已開發國家如紐西蘭、澳洲和美國亦是當時不少香港人移民的熱門之選。
六十年代,一毫子(一角10 cents)可以買到 : 一份報紙, 一碗白粥, 一個麵包, 可以搭電車。
1960年白領月薪200元。500呎單位樓價為50000元;今天個人收入中位數為15500元,是1960的77.5倍,500呎樓的樓價卻升了超過一百倍.
香港人叫五仙做「斗零」,當初香港以白銀為本位的時候,
五仙兌白銀「三分六釐」.(一兩是十錢,一錢十分,一分十釐),
「三」和「六」在行業背語是「斗」和「零」,所以叫「斗零」。
1950至1980年代,
回想一家穿膠花幫補家計的歲月。穿膠花、剪綫頭、車衫、串珠仔、裝嵌玩具……不少四十歲或以上的港人,也當過家庭「童工」. 這些家庭式工業曾創造香港傳奇, 60及70年代香港工業發展蓬勃之時,廠家把生產工序外判, 當時不少人,每天把一袋袋的貨品及原料搬回家中,賺的是十元八塊幫補家計。當時放了學後回家便圍在一起做「童工」一家人聽着收音機工作, 一邊穿膠花, 一邊哼着”落街無錢買麵包, 借錢又怕被人鬧”(改自任白粵曲帝女花) . 雖然辛苦, 然而樂也融融.
1967年的六七暴動,亦始於新蒲崗的人造花廠工潮。
當年的拼搏精神, 面對逆境不屈不撓, 無論學歷高低,仍有機會向上游。
今天年青的一代, 未經歷過穿膠花年代. 社會富裕, 父母太溺愛子女, 都會盡量滿足仔女, 幾乎到了飯來張口, 幾千元一對波鞋, 蘋果牌手機. 不管父母本身是否有富裕的經濟.子女都好像是應有的.年輕人乾脆待在家不工作.「唔捱得」,抗逆力弱,而社會上充斥着「伸手黨」. 以至現今年輕人没有正確的價值觀和個人思考, 對事情沒有分辯是非能力. 容易受別有用心的他人操控擺佈而不自知. 學校及家庭更沒有對年輕人施教「德. 育及公民教育」品德及倫理. 更遑論「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節、恕、勇、讓」. 繼續這樣下去, 香港的前景不大樂觀. 啊!忘記了,香港是個移民城市.
香港教育是英殖民統治期間的殖民地式教育,以助殖民統治及維持社會穩定。相關措施如學校毋須必修中國歷史科目,教育內容也有意疏離國家認同,完全不提民族國家概念等。去政治化和去國家化的特徵. 德育方面更缺乏.
後才強調價值觀如公平、正義、人權、民主. 但是給部分人誤解成為自家個人的專利.可能, 這些人眼中覺得別人有沒有自由民主都無所謂.
他/她們自己的自由才是最重要.
但是他/她們認為的自由民主. 對他/她們來說是自由, 可是對大眾來說是惡夢.
正是有來有往, 各取所需. 做就出香港多元文化特色. 中外文化和南北文化在此交流、相互影響。多元文化包容, 多種宗教和平相處。十九至二十世紀香港, 中外文化的碰撞與交融,使香港在中國近代社會發展進程中,佔有獨特而重要的地位。成為中國認識世界、走向世界的窗口,也是西方了解中國、走進中國的平台。願香港像一只展翅翱翔, 搏擊風雲的蒼鷹.
[ 歡迎按此繼續觀看各欄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