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6日 星期一

龍王 - 海神龍王

 

海神龍王是佛教和道教信奉的神祇

海神龍王是佛教和道教信奉的神祇,源於古代龍神崇拜和海神信仰。管海洋同天氣。海龍王有四位:東海龍王、南海龍王、西海龍王同北海龍王。 文學作品《封神演義》同《西遊記》都有提過海龍王。

 

龍王成為海神可說是佛教東傳時所一併帶來的印度神話而影響, 中國古代將傳統的龍形象混合產生了本土的龍王概念,給祂們的塑畫都加上王冠、龍袍等王者象徵.

 

龍王信仰在古代頗為普遍,龍王是非常受古代百姓歡迎的神之一。唐宋以來,帝王封五龍神為王。

古人認為,凡是有水的地方,無論江河湖海,都有龍王駐守。傳說龍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象徵祥瑞,龍王能生風雨,興雷電,職司一方水旱豐歉。因此,大江南北,龍王廟林立,與土地廟一樣,隨處可見。在人間司風管雨,統帥無數蝦兵蟹將.

 

在先秦黃老道家名篇《太公金匱》中,明確提出了“四海之神”的概念,“南海之神曰祝融,東海之神曰勾芒,北海之神日玄冥,西海之神日蓐收”。

 



道教

龍被認為具有掌管天氣的能力,因此遇到大旱或大澇的年景,人們就認為是龍王發威懲罰眾生,常祭拜龍王,因此龍王給人的印象也成了在眾神之中是較嚴厲的。華東的廣大地區由於多受旱澇災,民間為祈求風調雨順,建有龍王廟來供拜龍王。廟內多設坐像,通常只有一位龍王,如「汾水貫太原而南注,水有二橋……由是架龍廟於橋下」。中國民間信仰和文學中的龍王形像,多是龍頭人身,偶爾才會現出完整的龍形。

 

道教認為圍繞著中國國土的四方之海中各存在一位大龍王,與五方龍王的四個方位相對應,稱爲「四海龍王」,其中的東海龍王即佛教的娑竭羅龍王。

天寶十年(751年),唐玄宗下旨賜封稱號。分別是:

東海龍王:廣德王。

南海龍王:廣利王。

西海龍王:廣潤王。

北海龍王:廣澤王。

雍正二年(1724年),清雍正帝也曾敕封四海龍王。分別是:

東海廣德王,別名「顯仁」。

南海廣利王,別名「昭明」。

西海廣潤王(廣順王),別名「正恆」。

北海廣澤王,別名「崇禮」。

 

佛教

那伽在印度神話中原本是大蛇神,傳來中國,在佛經中譯為「龍」,或稱作「神龍」。在十二生肖中,中國的龍,正是對應印度十二生肖的那伽。佛教神祇中還有一類蛇神,爲摩呼洛伽,是蟒蛇之神,稱爲「地龍」,對應十二生肖的蛇。

《法華經》中有那伽龍眾中有八大龍王登場。其中的娑伽羅龍王爲雨神,可能就是中國民間信仰中所祭拜的龍王的原型;難陀龍王和跋難陀龍王,曾和娑伽羅龍王戰鬥,釋迦如來(悉達多太子)降生之時,兩龍王曾吐清淨水灌太子身。

 

但是從歷史記載來看, 印度佛教中的龍是由中國傳去的,經過印度人的再創造,成為"龍王"。

隨著佛教的東傳,龍王崇拜也隨之傳入中國。隨著佛教在中國的廣泛傳播,龍王信仰也得到迅速流傳。

 


中華民族的龍文化源遠流長, 最早的龍形像是遼寧阜新查海遺址發現的一條距今七八千年的興隆窪文化石塊堆塑龍,其次是舉世矚目的河南西水坡的蚌殼龍。另一是黃梅縣白湖鄉張城村焦墩遺址發現的用卵石擺塑的一條巨龍。內蒙古三星他拉玉龍等.這些都充分證明龍崇拜早在六七千年前在中國便十分普遍,同時也證明龍文化是中國的本土文化.

 

廣州市黃浦區廟頭村南海神廟,是中國的四海神廟中唯一保存下來的,規模最大、最完整的海神廟。農曆二月十三日,是南海神生日,稱為“波羅誕”。

 

在香港, 全港唯一一間供奉海龍王的廟宇 : 南涌海神龍王廟


供奉海龍王的廟宇 :

  南涌海神龍王廟







 歡迎按此繼續觀看各欄目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神明介紹

香港 · 香港

  香港是一個移民城市 . 南來北往 , 東西交流, 人才匯聚, 是塊福地.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 江山留勝蹟 . 可憐無定 漢家奴 ,猶是春閨夢裏人!     香港在明朝時盛產及出口香木。香木屬於莞香,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