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4日 星期日

北帝譚公廟

 

譚公廟建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 廟宇原處於近養和醫院山坡上, 後因市區發展拆卸而遷建於現址。

黃泥北帝譚公廟及天后廟

譚公廟建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 廟宇原處於近養和醫院山坡上, 後因市區發展拆卸而遷建於現址

黃泥涌村是昔日一條村落, 位於香港島黃泥涌谷(今跑馬地)一帶, 村民多為客籍居民, 籌款於藍塘道現址的山丘重建廟宇,並加奉北帝,取名「北帝譚公廟」, 後來又在廟後增建天后廟,三位神靈都屬水神.

 

譚公為道教信仰中的神衹,為華南沿海地區甚具影響力的海神,是許多漁民信奉的保護神。

 

譚公  名譚德(1368年-1381年),元代惠州人, 人稱譚公。明朝初年的廣東惠州神童,歸善縣大嶺(今惠州市惠東縣大嶺鎮)人。過世後被奉為海神,今日港澳民眾多所奉祀。

相傳7、8歲時已能呼風喚雨、降龍伏蛇,生性純樸善良,智慧超人,為人熱心,積善好德.

 

譚公年僅十二、三歲已得道,所以法相多為孩童模樣。據《惠州府志》所載,譚德於惠州九龍峰修行,常持木杖出山,並有老虎隨行代為負重物,信眾向衪求雨或賜晴,每多應驗,特建廟供奉。

 

傳說譚公得道後,擁有呼風喚雨和治病救人的神通,經常治療患病的鄉民,又幫助附近的漁民預測天氣,深受敬仰,其後漁民更設廟供奉這位神童,譚公也成為了廣東一帶著名的「海神」。深受沿海居民的膜拜。

 

因會呼風喚雨及替人治病,被奉為神。咸豐六年,為表揚譚公顯聖平亂,保佑惠州鄉眾,清廷敕封譚公為「襄濟」。香港開埠初年,對石材需求甚殷,吸引不少惠州的石匠來港,同時把譚公信仰帶來香港。

 

譚公在道家之中,稱為「紫霄真人」

 

農曆四月初八譚公誕, 原來同一日又是佛誕


黃泥涌北帝譚公廟及天后廟 : 一座在跑馬地住宅區內的廟宇


沿石級直上小山坡上的廟宇









位於三江水口的梧州, 當年譚公廟有副長聯, 寫得很有意思

:

“今日之東,明日之西,光陰冉冉,歲月悠悠,走不盡楚峽秦關,填不滿慾海深潭。

力如項羽,智若曹操,烏江赤壁空煩惱,為什麼?請君息坐片時,試把寸心,思前想後,得安閒處且安閒,留些奔波過明日。

:

“這條路來,那條路去,風塵僕僕,道途茫茫,留不住朱顏白髮,帶不去黃金碧玉。

富似石崇,貴如楊素,綠珠紅拂皆成夢,今何在?替我解下數文,沽酒半壺,猜三通兩,會暢飲時且暢飲,西出陽關無故人。

 

 : 梧州譚公廟已拆卸不復存在了















最上一層便是天后宮


天后

俗名「林默娘」,人稱「媽祖」、「天妃」或口語「亞媽」。法相為端莊女性,頭戴鳳冠,身披紅衣。

13歲時得方士授學,16歲觀井得符,可知未來。林默娘能起病扶衰,更可元神出竅,拯救海上遇險眾生, 28歲飛昇後,不時救渡海上危難,鄭和的七下西洋亦得天后相助。

天后信仰遍及全球。香港各鄉村海灣,皆有天后古廟,多年來香火不衰。
















譚公廟內除譚公外,亦供奉北帝、太歲、觀音、呂祖、女媧、黃大仙、慧能、金花娘娘及城隍多位神祇。而天后廟內供奉天后.


黃泥涌北帝譚公廟及天后廟: 香港跑馬地藍塘道9號

如何抵達:乘電車﹑5A巴士或117隧巴(深水埗至跑馬地)至藍塘道及雲地利道交界

117號隧巴跑馬地總站下車, 往山邊方向前行約3分鐘便到






 歡迎按此繼續觀看各欄目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神明介紹

香港 · 香港

  香港是一個移民城市 . 南來北往 , 東西交流, 人才匯聚, 是塊福地.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 江山留勝蹟 . 可憐無定 漢家奴 ,猶是春閨夢裏人!     香港在明朝時盛產及出口香木。香木屬於莞香,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