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河上鄉居石侯公祠始建於明朝(1368-1644),
為紀念侯族十七世祖侯居石所建.
公祠仍是村民祭祖和舉行傳統儀式的場所,
也是侯族日常聚會議事的地方.
河上鄉村位於新界北區上水之西,鄰近塱原濕地及雙魚河.
早在明代(1368-1644年)時,新界五大氏族之一的侯姓的族人已定居於此.
據說第一個移居香港開埠就是候氏家族
居石侯公祠曾於清朝乾隆二十七年(1762)進行修繕.
公祠是傳統的三進兩院式建築。前院兩旁建有廂房,中進設有供奉歷代祖先神位的神龕。後進樓高兩層,曾用作村校.
居石侯公祠正面的鼓台與門框均以紅砂岩建造.
祠堂的屋脊飾有精緻的灰塑,建築物內外的駝峰、簷板及繫樑所雕刻的吉祥圖案及民間故事.
後進則為「鑊耳」式山牆.「鑊耳」山牆有像徵功名與官祿之意
居石侯公祠於2003年列為古蹟.
星期二(公眾假期除外)休息
正門入口兩旁的十六字對聯 :
門對河洲靚浩浩瀠漩試向淵源報祖德
屏環金鼎望層層聳翠宜勤仰止展孝思
是嬰孩坐用的椅子
名稱及地址: 新界上水河上鄉居石侯公祠,洪聖古廟及排峰古廟
交通 : 在東鐵上水站坐51K專線小巴到終站下車便可. 終點站就在居石侯公祠正門
洪聖古廟及排峰古廟早一站下車, 告訴司機大哥一聲便可
[ 歡迎按此繼續觀看各欄目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