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姊是指玉皇大帝七個女兒之一, 仙姊在七仙女中排行第七, 故亦稱為七姐.
七姐源於牛郎和織女在農曆七月初七夜(即七夕)於鵲橋相會的民間傳説,
鵲橋相會
今日雲耕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牛郎織女傳說是中華民族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因仙凡之戀不被認同, 牛郎和織女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陰曆七月初七晚上, 千萬隻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
坪洲仙姊廟, 面積細小,殿內僅可容身兩人。殿前有一拜亭,給善信擺放供品.
殿內有兩個織女像,左邊的是舊像,自建廟時已有,右邊的是新像。
農曆七月初七,即七夕,又稱乞巧節
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
牛郎織女既故事相信大家並吾陌生,而故事中既織女,亦即七姐天生擁有一雙巧手。
不少女孩都會到仙姐廟賀誕,以祈求賜予一雙巧手,祈求女紅手藝進步, 亦祈求一段好姻緣。
女性善信希望藉著拜七姐以求獲得精湛的針黹技藝和美好姻緣。
向七姐祈福的祭品相當講究,除了香燭和水果等,另外備有七姐盆、七姐衣、七色彩衣、胭脂水粉等。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香港供奉的七姐廟, 分別有葵涌石籬的七聖宮、西貢十四鄉官坑的七聖古廟、坪洲仙姊廟。
當中坪洲仙姊廟是較完整保留七姐誕習俗的古廟。
建於1954年的坪洲仙姐廟每年都會慶祝七姐誕,是現時香港較具規模的七姐誕。每逢農歷七月初六之夜
“七姐誕”是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一
項目名稱 : 節慶的儀式,活動
活動日期 : 農曆七月初七
傳統的「七姐誕」會由農曆七月初六晚起,進行為期一至二晚慶祝儀式,女性善信希望藉著拜七姐以求獲得精湛的針黹技藝和美好姻緣。向七姐祈福的祭品相當講究,除了香燭和水果等,另外備有七姐盆、七姐衣、七色彩衣、胭脂水粉等。
活動內容 :
坪洲「仙姐會」每年在仙姐廟舉辦「七姐誕」
七月初六的黃昏時分,仙姐廟前的供奉桌已擺滿供品,包括水果、壽包、護膚品、梳妝品、七姐盆等,還有供競投用的飾物。供奉桌上掛了五盞燈,樑上掛了兩盞燈,廟旁掛了七件七姐衣。七姐盆和七姐衣是七姐誕別具特色的祭品。紙製的七姐盆印有牛郎、織女、針線剪刀等女紅用品圖案;而七姐衣是獻給七姐的衣裳。
廟內參拜的善信以女性居多,善信先燃點香燭,在七姐神像前跪拜,並於香爐、門口、化寶爐、福德祠、仙姐廟外的哪吒廟和觀音廟上香。
上香後,善信於廟內挑選聖物,再於廟前擲筊杯一次,以詢問七姐的許可。若七姐答允,善信便可取得心儀的聖物和告知廟宇管理人記錄至香油簿內;若七姐沒有答應,則可改投其他聖物。投得聖物者,翌年須以同樣的物品還神,讓善信重新競投。
地址:坪洲北灣坪利路小山坡上. 距離碼頭約10分鐘路程
仙姊廟(仙姐廟)在坪洲島東北的坪利路,臨海高地,風涼水冷, 以前這裡是木屋區,而坪利路是填海得來和連接大利島(大利)的。 仙姊廟建於1954年,差不多有70年歷史了。
仙姊廟
殿內有兩個七姐像,左邊的是舊像,自建廟時已有,右邊的是新像
哪吒廟
哪吒廟內同時供奉哪吒, 齊天大聖
廟外的哪吒廟和觀音廟
[ 歡迎按此繼續觀看各欄目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