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0日 星期二

曾大屋 - 1.5世紀前的大宅

 曾大屋-又稱山下圍

曾大屋是典型的客家圍村之一, 始建於1848年,歷時二十年才完成。該建築物以花崗石、青磚及實心木材造成, 保存得最完整的粵東客籍圍村. 圍村呈長方形,共三進。屋與屋之間有通道及天井相連, 圍牆上有排列整齊之槍孔及瞭望孔,圍牆的四角有更樓和炮樓,用以防禦外敵入侵. 圍村有三個入口, 正中的正門直接通往祠堂,

圍村裡至今依然有人居住,遊客們可以參觀遊覽圍村的天井和宗祠。

曾大屋列爲一級歷史文物

 

曾大屋是曾氏家族的住宅,由曾貫萬(又名曾三利)於道光廿八年(1848年)建造,

曾貫萬善於經營打石業, 又捐獻給當時的清政府不少銀両,被誥授以「奉直大夫」(從五品)的勳銜







的四角更樓和炮樓








第一進天井, 左右兩邊各有水井一個, 以前圍村內主要水源



正門大夫第之下祥徵萬福是由當時駐守九龍城寨的九龍協副將張玉堂所書.













整個曾大屋,最具歷史價值的就是其祠堂。祠堂正中為曾萬貫的肖像,下放一扇大屏風,上有鍍金的木刻賀辭,是當時一班官員及曾萬貫中了舉人的侄子曾蘇慶賀曾萬貫七十大壽送的,已有上百年歷史,難得保持至今,還算完好,十分珍貴. 該十二幅壽屏是光緒四年(1878),  全為凸字陽刻,上鋪以金箔,     











祠堂位於大屋第三進,內有神龕和巨型花燈,至今仍是族人祭祖和點燈祈福的地方, 不對外開放.


















入門口有酸枝趟櫳












圍屋內有住屋99間







圍村有三個入口, 正中的正門





圍村四角均築有鑊耳型的三層高碉堡,碉堡上有槍孔和瞭望台,用以對付盜賊的侵襲




城門河畔的香港文化博物









交通

港鐵屯馬綫車公廟站"F"出口, 沿行人隧道步行前往

曾大屋位於博康邨南端,毗鄰獅子山隧道公路

回程可橫過城門河往參觀香港文化博物館,

再沿指示步行至沙田新城市廣場購物大出血, 嘆下午茶, 坐火車回歸


💓💓



* 請尊重自然環境,自己垃圾自己帶走,一同享受這城市的美好風景, 請尊重當地村民及愛護古蹟,參觀時記得盡量降低聲浪及保持地方清潔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神明介紹

香港 · 香港

  香港是一個移民城市 . 南來北往 , 東西交流, 人才匯聚, 是塊福地.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 江山留勝蹟 . 可憐無定 漢家奴 ,猶是春閨夢裏人!     香港在明朝時盛產及出口香木。香木屬於莞香,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