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母,尊稱王母娘娘,瑤池金母、金母元君、西靈王母、無極聖母. 尊號為「上聖白玉龜臺九靈太真西王母」, 「西靈金母梵炁祖母元君」,等等.
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師,在道教神仙體系中,西王母是天宮所有女仙及天地間一切陰氣的首領。護佑婚姻和生兒育女之事的女神。全真教的祖師。王母娘娘在漢代時成為重要的漢族民間信仰,西王母信仰中包含的長生不老理念也投合了道教對長生的追求
在道教神話體系中, 王母娘娘是天上的最高女神,也是最高神之一的玉皇大帝的夫人。是統領三界所有女仙的祖師,西王母居於昆崙山上的瑤池, 與東王公分別對男女神仙進行管理。
《山海經[古籍]》版本中的西王母的形象是:“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是主要掌管災難疫病和刑罰。”逐漸演變為人形姿態的神靈,後於流傳過程中逐漸女性化與溫和化,而成為年老慈祥的女神。相傳王母住在崑崙山的瑤池,園裡種有蟠桃,食之可長生不老。變成了一個年約三十、容貌絕世的神女。亦稱為金母、瑤池金母、西王母。成為中國神話中最重要的女神之一。
在民間傳說裏,因其名為王母而認為是天帝之母,其位階與「東王木公」相對,故有稱東王公為天父、西王母為天母。其形象一步登天,從豹尾虎齒的半獸女神開始逐漸轉化為一位儀態萬千、年可三十許的絕美人形女神,成為了尊貴的「西方天界之母后」。掌管着長生不老的仙藥,同時還主宰着位於西方崑崙山上的蟠桃園。
明降清後,王母娘娘在民間善男信女中的地位非常之高,影響遍及整個中國。清朝北京竹枝詞《都門雜詠》中有一首《蟠桃宮》曰:“三月初三春正長,蟠桃宮裏看燒香;沿河一帶風微起,十丈紅塵匝地颺。”北京的蟠桃宮本叫太平宮,在東便門內,宮內主祀王母娘娘,每年農歷三月初三有著名的蟠桃會,屆時百戲競演,熱鬧非凡。
《焦氏易林》總結了民間向西王母祈願的種類:長壽、福祿、趨吉避凶、家族興旺、遠遊平安、婚嫁美滿、賜子等。正是因為西王母具有這些職能,自漢代以來就受到民間的厚禮祭拜。
正統道教神系中,玉皇大帝與西王母並沒有明確關係。王母是先秦到漢代興起的女神,玉皇大帝則是唐代以後才廣受尊謁的道教尊神。
至於為何會聯繫在一起, 在明代和清代的文學作品中,將王母娘娘視為「天母」,並和玉皇大帝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有的更把王母娘娘給配為玉皇大帝的妻子,成為了天庭的女主宰。從最初的西王母到至今王母娘娘的轉變,她的崇高地位依舊沒有被動搖。在吳承恩《西遊記》以及民間戲曲《爭玉版八仙過海》等作品中有所體現.
近年來,另一學說, 學術界對西王母是神話人物,還是確有其人一直爭論不休。
有關西王母的記錄,最早出現在《山海經》中。《山海經》是一部年代久遠的百科全書, 《 山海經》曾對西王母做出過這樣的描述:“豹尾,虎齒,善嘯,蓬髮戴勝。”乍一看,西王母簡直是一個半人半獸、不倫不類的怪物,而在我們看來,西王母是一個豐姿綽約的美人。
學者推斷,虎豹有可能就是西王母所在部落的圖騰,為了顯示自己威儀,西王母就把老虎作為了面部的裝飾,並將豹子的尾巴垂于胯下。
這個可在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孫家寨村出土的舞蹈彩陶盆的照片(這隻陶盆距今已有5000年的歷史了)發現, 彩盆中垂于5名舞蹈少女腰下類似飄帶的東西,就是一根豹尾。
“豹尾,虎齒,善嘯,蓬發戴勝。”實際上就是一位長髮披肩、面帶虎飾、頭戴玉器、身披豹皮、善於唱歌的部落女酋長。
這個推斷發現, 西王母有可能是一位以虎、豹為圖騰的部落或部落聯盟的女性氏族首領。
西王母不但是一個歷史人物,還是一位氏族部落或是部落聯盟的女首領。
流行于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的于菟就是西王母時代虎豹崇拜的一種延續.
距今數千年前, 中國西部地區一個游牧國家--西王母國的一個部落首領或圖騰的稱號.
唐代著名詩人 李商隱 《瑤池》
瑤池阿母綺窗開,
黃竹歌聲動地哀。
八駿日行三萬里,
穆王何事不重來。
詩中講述西王母與周穆王的故事
《穆天子傳》載: 周穆王西游至崑崙山,遇西王母,宴穆王於瑤池。
臨別,西王母作歌:尚能復來。 穆王亦作歌回答,約定三年後重來。
《武帝內傳》稱西王母爲“玄都阿母”。
農曆七月十八日是王母娘娘寶誔
供奉王母娘娘的廟宇 :
♥ 大士王爺寶殿
♥ 慈雲閣-一尊王母娘娘像作展覽用途
[ 歡迎按此繼續觀看各欄目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